掌握科學規律,造福人類——從紅外談起
陳積芳:大家好,歡迎大家來到這里參加本次的名家科普講壇,今天我們請褚君浩教授為大家作題為《掌握科學規律,造福人類——從紅外談起》的科普報告。先介紹一下褚君浩先生,他是研究員、博士生導師,1968年畢業于上海師范學院物理系。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、“紅外與毫米波學報”主編、上海市物理學會副理事長、中國物理學會光物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、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副主委、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。
今天天氣很熱,所以我們把場地轉移到了這里,科普網同時對本次活動進行網上直播,對來到現場參加報告會的同志們我們表示熱烈歡迎。(14:05)
褚君浩:今天非常高興在科協這個平臺介紹紅外技術,我講的 題目是《掌握科學規律,造福人類——從紅外談起》。目的是掌握自然規律,造福人類生活。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一一講解。首先介紹一下紅外世界。我們每天都與光打交道,我們常見的日光是由赤、橙、黃、綠、青、藍、紫這七色光組成的,七色光最早是由牛頓發現的?茖W家在研究光譜溫度時發現,在可見光邊上,有一種光也會有溫度輻射,可是我們肉眼見不到,這就是紅外光。任何物體都會發射紅外線,除了物體的溫度為零外。研究發現,黑色物體輻射溫度的能力最強,也就是常說的黑體輻射,黑體輻射的強度就像圖上所示,面積與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,它能完全把能量輻射出來。(14:19)
諸君浩:紅外方面有三個問題,分別是紅外探測、紅外運輸和紅外發射。紅外探測包括夜視、熱像、成像光譜、紅外隱身等,紅外傳輸研究范圍包括傳輸元件 、光通訊元件等,紅外發射研究范圍包括黑體、紅外輻射體、紅外激光、選擇輻射光源等。
今天我要講的主要是紅外探測。這是一個古老的學科,在今天又有了新的發展。如果你能夠看到紅外世界,看很清楚,那么你的認知能力就增強。紅外是視覺的延伸。新發展的原因在于以下兩個方面:一、現在人類對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認識深入,新思路的引進。二、對材料特性控制能力增強新物質系統。 (14:43)
諸君浩:我們要講的第二點是紅外眼睛也就是紅外探測器。三個方面的材料:窄禁帶半導體碲鎘汞、半導體量子阱、量子點、鐵電薄膜、多晶硅、氧化礬。紅外眼睛有兩種類型:熱敏型和光子型。
從熱敏型的發現時間來看,1822年塞貝克發現了溫差電效應,1830年Nobili發明溫差電型輻射探測器,1880年Langley發明測輻射熱計,1940年發明熱敏電阻紅外探測器,1947年高萊發明氣動式紅外探測器,上世紀50年代發明半導體溫差電型紅外探測器,上世紀60年代發明熱釋電型紅外探測器 。它的優點是波長寬,缺點是速度慢。它利用紅外輻射加熱細金屬絲,金屬絲溫度升高而改變電阻,然后用惠斯頓電橋測量微小的電阻改變。
光子型紅外眼睛的特點是速度快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,研制出Tl2S光電導,波長1.1微米,1930年德國研制 PbS光電導,波長2.7微米。二戰以后,美、英、蘇、法發展PbS、PbTe、PbSe、InSb,在8~14微米波段。 起初,Ge:Hg紅外探測器,液氫溫度(38K)。后來,Hg1-xCdxTe,液氮溫度(77K)。改變組分x,可以覆蓋1~3,3~5以及8~14微米三個重要大氣窗口。 (14:44)
諸君浩:紅外眼睛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,一個是圖像(空間分布)的分辨,空間背景中運動目標的識別、不完整圖像識別,第二是熱象(溫度分布)的顯示,火焰溫度分布、江河堤壩管涌及崩塌、醫用、工業熱象,第三是譜像(光譜分布),凝聚態物質系統的光譜特征和應用。它的應用相當廣泛,在去年SARS期間,我們就應用紅外測溫儀來檢測人體溫度。(14:45)
褚君浩:現在我們把這個紅外眼睛放到天上,就是常說的航天遙感了。我們所里研制的風云一號、二號B氣象衛星都裝有紅外眼睛。通過航天遙感器將云圖傳送到天文臺,隨后氣象工作者通過分析云圖發布當天的天氣預報。這是氣象遙感圖,這里是漩渦。如果把紅外眼睛放到飛機上就是航空遙感,它的好處就是比較方便,可以隨用隨裝,今天用完以后就可以把這臺儀器拿下來,下次再用。如果壞了的話,也能隨時拆下來檢修,不像航天遙感器,壞了就沒辦法修理了,不過它們是各司其職,各有各的用途。這是一張澳門遙感圖,當時澳門回歸的時候需要一張比較精確的澳門地圖,這是我們所第二研究室做的航空遙感圖,非常清楚。我們還可以通過紅外遙感探測材料的好壞等。(14:51)
褚君浩:現在我們休息五分鐘,稍后繼續。(14:57)
諸君浩:剛才我們說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紅外眼睛都是單元器件,需要兩維掃描才可以。掃描就比較慢,如果觀察的物體運動比較慢就沒問題,比如說看臺風就沒問題,但是如果要看F16戰斗機,速度很快,就需要有凝視式的紅外眼睛,也叫紅外焦平面探測器。焦平面實際上是一個芯片,如果把焦平面放在導彈上面,那就是巡航導彈。它先拍一張打擊目標的照片,當看到的目標和拍攝下來的打擊目標一致的時候,就能準確命中了。把紅外焦平面放在雷達上面,就是紅外雷達,F在我們看到的是“128X1長波碲鎘汞線列焦平面成像圖”,之所以看到三個手,其中兩個都是遺留下來的手印。
下面我們來看看紅外功能材料制備問題:第一是窄禁帶半導體材料,例如HgCdTe、InSb,InSbAs,PbTe,PbEuTe,現在大家關心的是有沒有新型紅外探測器材料?第二是半導體低維結構-量子阱、線、點,實現紅外探測功能、紅外發光功能。第三是非致冷紅外探測材料(鐵電薄膜PZT、BST、SBT、PST…、氧化礬、多晶硅…)。第四是紅外輻射材料(高比輻射率,低比輻射率),那么有沒有比輻射率可以調控的復合材料?第五是紅外濾光片材料,紅外光子晶體。第六是紅外納米材料。第七是紅外非線性晶體。 (15:15)
褚君浩:第四個問題簡單介紹一下新型紅外成像方法探索。剛才說的都是紅外線轉變成電再變成可見光,那么有沒有一種材料可以使紅外線直接變成可見光呢,正在研究的基于半導體低維結構與可見光CCD組合的紅外-可見新型讀出方式,基于微懸臂梁的紅外-可見新型讀出方式等等。如果成功的話,就好比我現在帶了一副眼鏡,燈一關,大家看不到我,我卻看得到大家。第二個辦法是正在研究的THz波,大概在兩年前國外開始研究的。據說,用這種方法的話,可以一眼就望到人的心臟、骨骼等的情況。這種波可以應用于醫學上的二維成像;光譜(氣體探測);食品檢測;水分檢測;火焰光譜;雷達建模;安全(爆炸物探測);基礎研究等。 (15:21)
諸君浩:第五個問題,我簡單介紹以下紅外物理與其它學科的交叉。紅外物理本身是光學與凝聚態物理交叉。但是紅外物理又可以跟好多其他的學科交叉,比如材料、器件、生物、大氣、天文、地球、環境等,F在就講一個方面,宏觀凝聚態物質體系和微納尺度成像光譜,它就可以跟好多學科交叉。目標對象光譜特征和標定,即紅外信息識別科學基礎及技術的應用。通過譜像(光譜分布)來研究凝聚態物質系統的光譜特征研究其在信息技術中的應用。比如,空氣里面如果有硫化物,我們知道了硫的光譜,只要在空氣中發現同樣的光譜,就可以判定硫化物在空氣中的存在。紅外技術甚至還可以對農作物估計產量,當然此前要獲得它的標準光譜作為參考。
利用這種技術,首先要獲取對象的光譜特征。先作出標準,然后進行識別,再進行監控。紅外還可以跟醫學進行交叉。我們來看這張圖,這是腦部惡性腫瘤組織切片的紅外光譜研究。現在還有量子點,可以做生物學“標識性探針”。顏色和光強組合,可“標識”上百萬的生物分子(如DNA,人類自身僅約4萬個),這對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的數據采集,以及生物大分子的細胞定位、相互作用及動態變化,實現對生物大分子的“編碼”及“查詢”等極具意義。 (15:29)
褚君浩:這張照片是新疆地區的一次地震前的地溫圖像,這張圖像的溫度很高,預示著要地震,果然第二天就發生了地震,地震以后能量釋放了,溫度就降低了。
所以說紅外研究,就是研究紅外到電再到可見紅外的過程,也就是研究物質的運動形態變化,從中掌握紅外技術,造福于人類。當前在這方面還有很多要研究的,如紅外功能材料制備、紅外光電激發動力學研究、紅外量子器件、目標對象光譜特征與標定。我們通過這些研究讓古老的學科煥發青春,讓它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,讓紅外技術為世界和平作貢獻。謝謝大家!(15:35)
現場觀眾:8-14微米波產的紅外線對人體有什么影響?保健品使用遠紅外的很多,能不能用? (15:48)
諸君浩:任何具有27-30度溫度的物體都能發射這樣的波長,但發射出來有多有少。如果是灰體(塑料),發射出來就少,如果是黑體,基本就全部發射出來。如果我們把它做成器械,我們可以控制它的發射量。這個光對人體是沒有壞處的。當然,這個光到底在體內傳多遠,還在研究中。至于保健品用的材料到底有沒有危害,要通過具體檢測。(15:49)
現場觀眾:通過紅外線,能檢測出鈾礦,那么能否測量哪里有原子彈? (15:49)
諸君浩:可以檢測哪里有鈾礦,不過制成原子彈后,通過保存,那么紅外線就探測不到了。(15:50)
網友一品:請問禇研究員,中國和美國、日本這樣的技術先進國家在紅外探測的軍用研究上有多大差距?會不會影響我們國家的安全?(16:21)
諸君浩:紅外物理的研究方面,中國在某些方面是走在前面的。在紅外技術方面,中國發展很快。我們風云一號、二號成像的質量和美國不相上下。我們和美國的差距主要是紅外焦平面方面。我們這方面正在加強研究。紅外技術和軍事方面聯系很大。我們購買美國焦平面器件,要通過很多手續,現在跟他們買是買不到的,必須通過我們自力更生研究。(16:21)
網友張云亭:聽說人在一個地方呆過,會留下紅外線的影子。這種說法是不是有科學根據?(16:22)
諸君浩:這是有科學根據的。只要有千分之一的溫度差,就可以發現。如果晚上保險箱被撬,只要現場沒有破壞,那么就會發現小偷模糊的影子。 (16:23)
網友色友:我曾經聽過一種說法,說是如果按可見光的中對色彩的區分方式,那么紅外線的"色彩"比可見光要豐富的多?請問,褚研究員,這應該如何理解?(16:23)
諸君浩:應該說是這樣的,紅外線色彩比可見光豐富得多。它的波長范圍更廣,可惜我們的肉眼無法分辨。(16:24)
網友影子:我看到過一些用紅外線拍的照片,而且是彩色的,請問這些照片是真彩的嗎?(16:25)
諸君浩:應該是假彩色,不同的波長一般用不同顏色表示。照片上的彩色顯示的實際是紅外不同的波段,彩色是人為加上的。(16:26)
網友阿容:請問諸教授,紅外技術在家庭生活中的應用有哪些?(16:27)
諸君浩:家用的例子也比較多,比如紅外熱像儀監視,紅外門鈴,紅外報警器等。(16:27)
網友廚師:既然紅外有很強的熱效應,為什么沒有用紅外線做的爐子?這樣不是比煤氣又安全又有效嗎?(16:28)
諸君浩:這個效應是以相同溫度來比較。紅外的熱效應是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,它的波長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。(16:28)
網友王建軍:以前有一段時間,說某種型號的數碼相機可以利用紅外線進行“透視”偷拍,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有可能?(16:29)
諸君浩:目前手機還沒有這種功能,所謂透視、偷拍是對新技術的展望,如果這個技術能普及,會有這個可能。(16:30)
陳積芳:大家今天聽了這個講座,相信都有很多收獲,我們感謝諸教授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中抽時間為我們開講座,再次感謝諸教授,今天的講座到此結束,謝謝大家。(16:32)